當運動員出現膊頭痛,但又睇極都睇嗰陣唔好可以點算? 如果類似嘅情況,可能係肩胛骨失了蹤!大家不妨檢查一下肩胛活動,睇吓有無出現肩胛失靈嘅情況啦!
什麼是肩胛失能?(Scapular Dysfunction)
肩胛失能是指肩胛骨在靜止或活動時出現位置異常情況,或是指肩胛肱骨節奏(Scapulohumeral Rhythm)出現問題。當肩胛骨的位置或活動出現改變,往往是造成膊頭傷患的原因。根據研究指出,68-100%的膊頭傷患都發現有肩胛失能的症狀,臨床上亦不難發現有膊頭傷患的排球或手球運動員有相類似的問題😮💨
在解剖學的角度,肩膀是由盂肱關節(GH joint),肩鎖關節(AC joint),胸鎖關節(SC joint)和肩胛胸壁(ST joint)組成的。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問題時,肩膀的活動就會受到影響。
肩胛胸壁是由肩胛骨與胸骨組成的,活動時會受附近的肌肉影響。當手臂向上方移動的前期,前鋸肌(Serratus Anterior)、下斜方肌(Lower Trapezius)和上斜方肌(Upper Trapezius)會幫助肩胛骨向上旋轉和維持肩胛骨的穩定度。在手臂上舉後期,前鋸肌和下方斜肌在穩定肩胛骨的作用更為顯著。
因為這兩組肌肉在肩胛活動有關鍵的作用,所以通常治療師在診斷膊頭痛症時,都不難發現病人的下斜方肌和前鋸肌出現失效(Inhibition)/虛弱(Weakness)的情況😵💫
當下斜方肌/前鋸肌失效時,因代償情況(Compensation)而導致上斜方肌(Upper Trapezius)和背闊肌(Latissimus dorsi)過度活化(Overactivation),前方的肌肉例如胸小肌(Pectoralis Minor)、二頭肌(Biceps)和頸部肌肉等亦會變得崩緊,而最終出現以下三項肩胛問題:
1. 失去前突和後縮的控制(Loss control of protraction/retraction) 肩胛骨在投擲時無法提供一個穩定的平台作「拉臂」動作(又稱為揮臂準備期: Arm Cocking Phase)。當肩胛骨失去對前突控制時,會增加了投擲時對肩膀的阻力,導致關節盂和肱骨之間失去減速的緩衝區。因肩胛骨長期處於前突(Protraction)和前傾(Anterior Tilting)的位置,導致受影響的一邊比正常的處於較下位置。
2. 失去上抬控制(Loss control of elevation) 因前鋸肌和下斜方肌失效,會導致肩胛骨內的肩鋒(Acromion)失去上抬的活動,增加了肩關節夾擠症候群的機會(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)。
3. 失去動力鏈功能(Loss of kinetic chain function) 當肩胛骨的活動出現異常情況,連接下肢至上肢動力鏈會受到影響。根據研究指出,當動能由下肢和寬傳至上肢時失去了20%的動能,肩膀需要產生額外34%的旋轉速度才能產生相等的力量(Kibler, 1998),令肩膀附近的肌肉增加了負擔,導致受傷的機會大大增加。
如何測試肩胛失能?
在正常的肩胛活動中,當我們以相同速度並對稱的將手上舉或放下時,並不會出現不順的動作或聳肩。如果單邊的肩胛骨出現不正常的活動,例如過快或過慢上旋和下旋,好大可能出現肩胛失能的早期症狀(Scapular Dysrhythmia)。物理治療師會以肩胛骨上的三點作定位,包括肩胛骨的上角(Superior angle),下角(Inferior angle)和外角(Lateral angle),並在肩胛骨活動期間測試及比較左右兩側的肩胛骨活動有沒有分別。
肩胛骨給我們的反思: 好似係依個case入邊咁,反映出好多時痛症嘅源頭並不是源自於痛點。現時盛行的治療手法不外乎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又係咪個好嘅治療呢?痛楚只不過是我們身體出現問題時的求救信號,但痛楚消失時並不代表問題已被徹底解決,好多時只係重複受傷的開始。當iCare的治療師在處理傷患時,往往不是以處理痛症為最終目標,而是先處理病人的生物力學失效(Biomechanics Dysfunction)。想知道我哋會點處理依個問題,就要留意我哋下個post啦!
Reference: Ben Kibler, W. (1998). The role of the scapula in athletic shoulder function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26(2), 325-337. Kibler, B. W., & McMullen, J. (2003). Scapular dyskinesis and its relation to shoulder pain. JAAOS-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, 11(2), 142-151.
Comments